盘盘搜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盘盘搜小说网www.panpanso.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旁的信心从哪里來的,在做的谁也不知道,除了对王旁所说的事将信将疑之外,更对王旁的未卜先知感觉到神秘,在这些人眼中,王旁始终是个谜,他的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但时不时弄出点惊天动地的事让人觉得似乎有种光环在笼罩着他。

王旁相信,他得到的信息是最快的,但是不排除赵颢一样很快得到信息,当危机出现在赵颢身上,他会怎么做,是悄无声息的隐忍了,还是做最后一搏,不管怎么赵颢如何做,王旁都要将防范做到彻底。

而此时的赵颢,已经快烦死了,这几天赵颢的吴荣王府外,总有陌生人出沒,听到过几次侍卫的报告,感觉吴荣王府像是被人盯住了一样,甚至赵颢出门都隐约感觉到有人跟踪,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探测着吴荣王府什么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而赵颢偏偏做了亏心事,更让他觉得亏心的事,本來他不应该在京城,只不过听说赵顼已经快不行了,皇太后已经开始准备是十岁孩子的龙袍,这个时候如果不在京城,那岂不是错过了大好的机会。

如今的赵颢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试想如果赵顼死了,那么接替皇位的自己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难道还会让那个不足十岁的孩子坐上皇位,赵颢越想越不甘心,不过想要争取机会,单单靠他王爷的爵位,靠他皇帝的身份,甚至靠他手中的这点兵是远远不够的,高家的两个兄弟,在赵颢的眼中简直就是不足一用的草包,沒有朝廷上的大臣的支持,那有什么样的身份也是沒用。

赵颢想起自己在朝中的几个拥趸者,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当属蔡确。

说起蔡确这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北方大士族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攻击的态度,他们指王安石集团为奸臣集团,除王安石是因他们推介上台外,其他人在正统的史书中多被污为奸臣,其实,这些人大多是坚决的改革派,王安石辞位后,坚持新法的头号改革派当推蔡确,王安石当政时,荐蔡确为三班主簿,徙监察御史里行,熙宁六年,王韶熙河之役取得对西夏的胜利,但被告挪用军费,蔡确奉命办案,为其白冤,后來蔡确拜参知政事,左相吴充想改变新法,蔡确不让,举萧规曹随例,说新法为“今陛下所自建立,岂容一人挟怨而坏之。”元丰五年蔡确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也就是右宰相官名。

要想获得大臣的支持,赵颢清楚的知道,如今朝中改革和保守两派几乎是势不两立,而熙宁十年改革最终废除,加上近期不少保守派重新回到朝廷,这些都是太后的嫡系亲信,如今情况愈发的复杂,想要获得大臣们的支持,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而赵颢的立场,就是安抚这些改革派,似乎他可以延续赵顼当年沒做完的事。

,赵颢似乎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忘了真正想要获得这些人的支持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那就是王旁,可是赵颢从心里就对王旁又种敌意,而且他相信,如今的王旁早已失去权势,更何况既然自己会继续支持改革派,王旁还会有什么理由反对自己,可惜他想错了,他并不知道王旁现在的想法,不管改不改革新法,王旁是要做自己的事了,一旦将历史推上进程,宋朝的改革那就是早晚的事。

一连几天皇宫里面安静的出奇,赵顼的病情似乎越來越神秘,赵颢还真有些坐不住了,他派人将蔡确请到府上,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一顶轿子停在在吴荣王府的后门,一个跟着轿子的员外郎打扮的人敲了敲门,有家丁打开院门,递上拜帖,不多时这顶轿子被抬进王府的院中,家丁左右看了看,只有拐角处似乎有人在朝这边张望,于是忙又关上了院门。

蔡确从轿子中走了出來,身为右宰相,和皇亲交往过密难免会被人当作话柄,那名员外郎问道:“王爷在何处。”

“吴荣王正在书房等候蔡相。”家丁说着引领二人朝书房走去。

和蔡确一切來的这个人,叫做邢恕,是蔡确身边的名士,经常为蔡确出谋划策,两个人一前一后走进吴荣王的书房,见吴荣王正在案头写着什么,见到两个人进來才将手中的笔放下。

“这么晚了请蔡相來,蔡相公辛苦。”赵颢拱拱手,请蔡确落座,邢恕则站在蔡确身边,随时等候着蔡确的吩咐。

“王爷客气了,想必王爷这么急着见我定是有要事商议。”蔡确客气的说道。

“唉,我这都是闲事,如今看到蔡相这么极力维护新政,我是十分赞叹蔡相公所为,只不过,这几日朝中一些元老回朝,那些都是反对新政的旧臣,我担心蔡相势单力孤难有作为,所以特意邀请蔡相來,聊表安慰。”赵颢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承蒙王爷惦记,其实我也是有所担心,好在有邢恕在。”蔡确看着邢恕说道:“他常出入当时臣司马光、吕公著等门下,倒也能给我送來一些信息。”

“哦,这位就是邢恕,久仰大名啊,來,邢先生请坐。”赵颢给邢恕赐了坐,邢恕忙谢了坐在蔡确的后面。

“还得说蔡相有号召力啊,我如果沒记错的话,当年邢先生可是极力反对新政,因和王雱王元泽争执,差点被王相公处置,可有此事。”

“王爷说的那个人就是在下。”邢恕答到。

难道自己想法错了,怎么几天不见蔡确竟然和邢恕走到了一起,赵颢有点奇怪,他看了看蔡确,蔡确马上明白了赵颢的疑惑,笑着解释道:“谁不曾有年少轻狂之时,邢恕当年的确是反对过新法,但如今已知新法之妙,自是有些转变。”

邢恕也忙解释道:“蔡相可说的事,本人能有今天也多亏蔡相公抬爱,虽然当年我反对新法,也曾和司马光等人交往过密,但唯独蔡相对我有知遇之恩,有推举我为员外郎之职,本人只当尽力为蔡相做事,为朝廷做事。”

赵颢这么一听稍稍松了一口气:“说是这么说,眼下皇兄尚在一切都好,我只恐皇兄万一有闪失,朝权落入他人之手,破怕就有一番变化,将近十年,那些反对新法的保守派,几乎无朝廷立锥之地,如今一旦翻身,只怕会报复我们这些人啊。”

他把自己也列入了新法支持派中,似乎王旁了当年和王安石的恩怨,但不管怎么说,那些恩怨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也许世人还感叹赵颢的心胸,竟然娶了王安石府改嫁的儿媳妇,就像现在的邢恕,并不了解当年的情况,见赵颢这么说立刻奉迎道:“王爷也是一贯拥护新法,为这些着力改革的官员所亲近,想來王爷还和王相交情匪浅,我看如今之所以司马一派当权,无非是朝廷中缺少像吴荣王这样的明君啊。”

这就是**裸的拍马屁,邢恕之所以这么说,也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神宗熙宁年间,邢恕考上进士,补为永安主簿,经吕公著推荐任崇文院校书,邢恕很不知足,就对王安石的儿子王滂讲了一大堆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的弊端,王安石大怒,想要处置他,谏官也上疏神宗说邢恕本是新科进士,未历官即处馆阁,多有不妥,于是二罪归一,邢恕被赶出朝廷,出任延陵县的知县,不久延陵县被撤消了,邢恕也沒被另调他职,变成了无业游民,游荡在陕、洛之间,一去便是七年,这七年,邢恕心中自然憋了一股无名火,好在总算“夺得云开见月明”,七年后,朝廷又忽然想起了他,恢复其官为校书,吴充又任用他为馆阁校勘,不久又迁为历史馆检校、著作佐郎,蔡确与吴充有隙,上任之后把吴充所任用的人统统驱逐下台,邢恕的心中一下变成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食不安,睡不稳,每日深居府第,不敢出门,生怕让蔡确撞着,给他提了醒儿,偏是这时,神宗皇帝读了一篇邢恕所写的《送文彦博诗》,而且还在蔡确面前称赞该诗文辞清丽,颇具功力,蔡确立刻进邢恕为职方员外郎,邢恕不知内中根由,一时感激涕零,以蔡确为靠山深自附托,为蔡确出谋划策,收召名士,在政事上提一些“改革”的建议,二人越发情投意合。

这么看邢恕的经历就知道,他自幼博览群书,精通典籍,古今成败故事胸中,每每高谈阔论,口若悬河,颇有战国时游说于七国之间的纵横家气度,而他自恃才学却屡屡受挫,所以他怕了,一旦沾上权贵便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死他也不肯放手,更何况眼前的这个人是蔡确无数次提到的吴荣王,也是他认为最有可能接人皇权的人,这时候不好好的拍一拍马屁还等什么时候。

明君二字一出口,赵颢是眼睛一亮,蔡确也不由得看着赵颢的神情,这层窗户纸要是捅破了,后面是光明还是篓子可是谁也说不好。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寄宿日记37画漫画画免费读土豪

寄宿日记37画漫画画免费读土豪

孤独的远方
大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令人魂牵梦萦,又让人黯然神伤。 驱除元兵而起,数次深入漠北,然永乐之后,君庸臣昏,偶有一时奋起,然终归沉沦。 一切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时乎?命乎? 汉家衣冠的最终没落,鞑靼人的疯狂盛宴,如何才能阻止? 让我们回到源头,回到那么被人遗忘的时代,建文。 一个仁孝宽厚的皇帝,如何抵挡来自北方的铁骑,如何阻止诛十族、瓜蔓的猖獗,如何挽回忠臣孝子的惨剧和忧伤! 虽然有着后世的记忆,但
历史 连载 8万字
色戒 未删节版

色戒 未删节版

西方蜘蛛
不要和我说谎,我能够闻到你身上间谍的味道——孟绍原。一个微表情专家,他确定,自己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历史 连载 0万字
体育老师把我C了一节课作

体育老师把我C了一节课作

蔚长兄
君问归期未有期少小离家老大回
历史 连载 3万字
6080手机版在线观看

6080手机版在线观看

肚皮起航
我宁愿我们的种族在暴虐中灭亡,也不愿在懦弱中苟活。崖山之后无中华的悲哀,就在初宋埋下了伏笔。 一切从这里开始改变........ 国朝初创、邪教必出,仙门显形、欺诈人间。 江湖绿林、天下争霸,庙堂之争、皇位更迭。 踏入古代的闻起航见证历史、改变历史、创造历史,谱写大宋新的传奇。 ※※※※※※※※※※※※※※ 请诸位看官多多支持新人新作,万分感谢。 ※※※※※※※※※※※※※※
历史 连载 5万字
我的香格里拉

我的香格里拉

朝月清风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 帝王将相,乱世枭雄,瓦岗英雄,十八路反王、十八路英雄好汉,玄武门之变、 官场斗争、宫廷斗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征战南北、 乱世有乱世的生存法则,将帝王创业故事、野心勃勃的草头王、最会做官的权臣奸相, 到个性皇二代、权力女人、文艺实力派、铁血名将、得势宦官、财富人物和特务酷吏的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我就是一位草根历史专家,我喜欢二十四史,更喜欢唐史,我阅读了大量史
历史 连载 130万字
服软(校园)甜柚子

服软(校园)甜柚子

练骨析辞
一梦醒来,不知他世今生。 彼岸韶华满眼,此处独处灯火阑珊; 纵是繁华三千,到头来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夭桃杏蕊,抵不过春荣秋谢; 且将这桃红柳绿抛了,觅一方清淡天和; 辗转反侧,如何才能避开走过的路?
历史 连载 12万字